整体说明
导演: Ugis Olte / Morten Traavik
又名: 北韓搖滾解放日(台)
资源下载:光复日阿里云盘,百度云盘,夸克下载,阿里网盘,迅雷网盘,百度网盘,mp4磁力电驴ed2k,百度云115网盘下载
更新日期:2023-07-19
编剧: Morten Traavik
主演: Boris Benko / Tomaz Cubej / Milan Fras / Janez Gabric
类型: 纪录片 / 歌舞
官方网站: www.liberationday.film
制片国家/地区: 斯洛文尼亚 / 朝鲜 / 挪威 / 拉脱维亚
语言: 英语 / 朝鲜语
上映日期: 2018-04-27(中国台湾) / 2016-10-08(挪威) / 2016-11-19(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片长: 100分钟
IMDb: tt5847760
剧情介绍
挪威表现艺术家莫滕·特拉维克(Morten Traavik)首次执导长片,耗时一年制作完成的纪录片《光复日》(Liberation Day),记录了莱巴赫(Laibach)这个自称最被误解的乐团,来到自称最被误解的政权,作最不可思议的文化交流。朝鲜政府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2015年光复日庆祝活动中,破天荒邀请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工业音乐组合“莱巴赫”(Laibach)作客首都平壤进行演出,这支创造历史的、获准在朝鲜演出的前南斯拉夫工业摇滚大团,除了表演本团经典曲目外,还翻唱了披头士的歌曲、电影《真善美》的主题曲,行事风格向来叛逆并带有独特诙谐、挖苦况味的莱巴赫还特地入乡随俗,穿上朝鲜民族服饰,与朝鲜钢琴家共同演绎了《阿里郎》,整场演出就在一种奇特、荒谬、高反差文化冲击的微妙气氛下进行,片中处处皆有拍案叫绝的惊喜,同时也揭开了朝鲜罕为人知的神秘面纱。
电影推荐理由
《光复日》:一场跨越文化与政治的音乐奇遇
莱巴赫与朝鲜的不可思议碰撞
2015年,朝鲜政府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光复日庆祝活动中做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邀请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工业音乐组合“莱巴赫”(Laibach)到首都平壤进行演出。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朝鲜长期以来的文化封闭,也让莱巴赫成为历史上第一支在朝鲜演出的前南斯拉夫工业摇滚大团。挪威表现艺术家莫滕·特拉维克(Morten Traavik)首次执导的长片纪录片《光复日》(Liberation Day),正是记录了这场充满文化冲击与政治隐喻的独特演出。
莱巴赫:最被误解的乐团
莱巴赫自成立以来,便以其叛逆、讽刺和独特的音乐风格闻名于世。他们的音乐融合了工业摇滚、电子音乐和军国主义美学,常常被解读为对极权主义的批判或戏仿。然而,莱巴赫自己却声称,他们是最被误解的乐团。他们的作品并非简单的政治表态,而是通过音乐和表演艺术探讨权力、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复杂性。这种复杂的艺术表达,使得莱巴赫成为全球音乐界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团体之一。
朝鲜:最被误解的政权
朝鲜,这个世界上最封闭、最神秘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被外界视为极权主义的象征。然而,朝鲜政府邀请莱巴赫演出的决定,却让人看到了这个国家在文化开放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尽管朝鲜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环境与西方世界截然不同,但这次演出却为外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了解这个国家鲜为人知的一面。
演出: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奇观
在平壤的演出中,莱巴赫不仅表演了他们的经典曲目,还翻唱了披头士的歌曲和电影《真善美》的主题曲。这些西方流行文化的代表作品,在朝鲜的舞台上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充满了讽刺意味。更令人惊讶的是,莱巴赫还特地穿上了朝鲜民族服饰,与朝鲜钢琴家共同演绎了《阿里郎》。这种文化融合的尝试,既展现了莱巴赫对朝鲜文化的尊重,也凸显了他们在艺术表达上的独特幽默感。
纪录片:揭开朝鲜的神秘面纱
莫滕·特拉维克的纪录片《光复日》,不仅记录了莱巴赫在朝鲜的演出,还深入探讨了这场文化交流背后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影片通过大量的幕后花絮和采访,展现了朝鲜社会的真实面貌,以及莱巴赫在这个特殊环境中的艺术创作过程。影片中处处充满了拍案叫绝的惊喜,既有对朝鲜文化的深刻洞察,也有对莱巴赫艺术理念的深入剖析。
结语:一场跨越界限的艺术实验
《光复日》不仅是一部关于音乐和文化的纪录片,更是一场跨越政治、文化和艺术界限的实验。莱巴赫在朝鲜的演出,不仅打破了文化封闭的壁垒,也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朝鲜和莱巴赫的机会。这部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成为近年来最具话题性和艺术价值的纪录片之一。无论你是莱巴赫的粉丝,还是对朝鲜文化感兴趣的观众,《光复日》都将带给你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