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说明
◎译 名 伦敦任务/MissionLondon
◎片 名 Мисия Лондон
◎年 代 2010
◎产 地 保加利亚/英国/匈牙利/马其顿/瑞典
◎类 别 喜剧
◎语 言 英语/保加利亚语/俄语/塞尔维亚语
◎上映日期 2010-04-16(保加利亚)
◎豆瓣评分 6.9/10 from 3034 users
◎导 演 Dimitar Mitovski
◎编 剧 Delyana Maneva/Dimitar Mitovski/Alek Popov
◎主 演 阿兰·福德/安娜·帕帕朵普露/托马斯·阿拉纳/拉尔夫·布朗/尼克·耐文/罗斯玛丽·莉琪
,
简介
保加利亚史上最为卖座的本土影片
近年来保加利亚电影如《浅黑色》、《保加利亚天空下》相继在莫斯科与东京电影节上摘得大奖,而在保加利亚国内,人们也终于看到了一部能够与好莱坞媲美的喜剧作品。由迪米塔·米托夫斯基执导的《伦敦任务》(Mission:London)4月16日在当地上映,十天售出14万票打破了《阿凡达》的记录,迄今总共动员35万名观众使之成为了保加利亚史上最为卖座的本土影片。
影片由阿莱克·波波夫根据自己的小说原著编写剧本。故事发生在伦敦的保加利亚大使馆,这里的官员们闲来无事,只做些用外交特权与当地的保加利亚侨民交换香烟和酒精的勾当。然而2007年加入欧盟之后,形势大变,总统夫人希望邀请伊丽莎白女王参加庆祝晚宴,于是新的大使瓦拉丁走马上任。
这部背景设置在伦敦的影片背景充满了David Bowie、Blur以及the Sex Pistols的音乐,可谓迄今最为具有国际相的保加利亚影片。演员中有着盖·里奇旗下的阿兰·福德、拉尔夫·布朗以及出演过瑞典影片《龙纹身的女孩》系列的格奥尔基·斯塔耶科夫。后者在片中扮演的几乎就是现实中的自己——一位保加利亚版的罗伯特·德尼罗。
片中,来自保加利亚的众多公众人物包括音乐人和政治家纷纷登场,然而导演米托夫斯基同编剧波波夫并没有让影片沦为简单的恶搞,充满智慧的台词和紧凑的节奏贯穿始终,令影片能够成为一部跨越国界的喜剧。此外,无论从摄影、剪辑等技术层面,投入150万欧元的《伦敦任务》都是迄今保加利亚最为成熟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备受好评的它也被认为是保加利亚今年报名奥斯卡外语片的热门候选之一。
获奖情况
豆瓣参考
影评参考
**影评:《伦敦任务》**
《伦敦任务》是一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纪录片,讲述了1960年代英国情报机构MI5与苏联克格勃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影片通过大量历史档案、采访和情景再现,生动地还原了这段冷战时期的秘密行动,揭露了间谍活动的复杂性与危险性。
影片的核心情节围绕英国情报机构如何发现并追踪一名潜伏在伦敦的苏联间谍展开。这名间谍表面上是一名普通的外交官,但实际上却通过精心策划的手段,试图窃取英国的核武器机密。MI5通过一系列缜密的调查和监视,逐渐揭开了他的真实身份,并在关键时刻阻止了这场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情报泄露。影片不仅展示了情报工作的紧张与刺激,还深入探讨了间谍们背后的心理斗争与道德困境。
《伦敦任务》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对历史细节的精准还原。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真实的档案资料,包括当时的照片、录音和文件,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紧张与猜疑的年代。此外,影片还采访了多位参与过该事件的前情报人员,他们的讲述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真实感和深度。导演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将复杂的情报工作变得通俗易懂,即使是对历史或间谍题材不熟悉的观众也能轻松理解。
观看完《伦敦任务》后,我深深感受到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与脆弱性。影片不仅是一部关于间谍战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忠诚与背叛的深刻反思。间谍们在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在个人信仰与国家利益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让人不禁思考:在极端情况下,人们究竟会为了什么而战?
此外,影片也让我对情报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情报人员的工作并非如电影中那般光鲜亮丽,而是充满了危险与不确定性。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威胁,这种高压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令人敬佩。
总的来说,《伦敦任务》是一部兼具历史价值与观赏性的优秀纪录片。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叙事,带领观众回顾了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同时也引发了对间谍活动与冷战背景的深刻思考。如果你对历史、国际关系或间谍题材感兴趣,这部影片绝对不容错过。
评论(0)